继“APEC蓝”、“两会蓝”之后,6月以来,北京连续多日出现蓝天白云,朋友圈再一次被“北京蓝”刷屏,晒蓝天、评蓝天,转发,点赞……
“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环保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大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实现了大幅下降。其中,京津冀同比下降22%,长三角下降16.2%,珠三角下降20.5%,74个重点城市平均下降17.1%。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而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从去年的“出重拳”到今年的“铁腕治理”,彰显出我国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动真碰硬”、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
上半年政策密集出台力促各行业节能减排
在经济新常态下,绿与黑之间,何取何舍?好与快之间,谁先谁后?质与量之间,孰轻孰重?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明晰。
10年前,从长安街的最西端、距离天安门广场仅18公里的地方,搬到河北唐山的海边、距北京220公里的曹妃甸,首钢搬迁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300吨级大型转炉,采用干法除尘,实现全“三脱”(脱硫、脱碳、脱磷),全球唯一;废水近零排放,固废近零排放,废气达标排放;采用低温多效蒸馏工艺,一期工程日产淡水能力达到5万吨,每年可节约地表水资源2400万吨……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
3月4日,工信部印发《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15年底,减少煤炭消耗400万吨以上。
4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确定到2020年建成指标先进、符合国情的节能标准体系,主要高耗能行业实现能耗限额标准全覆盖,80%以上的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
5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确定2016年1月1日将国V标准实施范围由原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扩大到东部11省,并将全国范围实施时间由原来的2018年1月1日提前至2017年1月1日。
5月19日,财政部印发《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包括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节能减排;重点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和改造升级等。
更为重要的是,《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为节能减排注入新的动力。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6%,可以说完成今年的目标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
史上最严《环保法》施行为碧水蓝天护航
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于1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环保法有三严:一是对企业要求更严,特别是首次规定“按日计罚”的严厉措施,给污染企业以从未有过的******违法成本;二是对地方政府要求更严,明确了环保直接与干部考评挂钩;三是对监管部门要求更严,列举了九种失职渎职行为,并规定了严厉的行政问责措施。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多次强调,一部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
据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介绍,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截至4月底,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160件,罚款数额达11229.51万元,个案罚款数额最高为1580万元;实施查封、扣押案件共1186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共698件;移送行政拘留共437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429件。
邹首民指出,在罚无上限的压力下,企业纷纷主动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对环境违法问题的整改进度,以执法逼转型,以守法促升级。湖北省武汉市环保局对武汉高新热电有限公司废气超标排放拒不改正问题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罚款金额为210万元,面对高昂的罚单,企业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正如陈吉宁强调的那样,要让企业懂得守法不是高要求,是底线。要把过去环境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把守法变成新常态,敢于碰硬,形成高压态势。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说,新《环保法》执行开局良好,但目前的成绩还远远不够。它的贯彻执行是国家在新常态下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制度支撑,它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于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能否得到满足。